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病虫害防治趋向精准高效

发布时间:2012-05-22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农民日报  字体大小[ ]

  又是一年收获时。当前,距离全国小麦大面积开镰还有不到10天,小麦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灌浆,一天天饱满起来的麦穗摇曳着丰收的希望。

  俗话说:“有收没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虫。”病虫害防治历年来都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据测算,如果防治不利就可能带来30%~40%的减产。不过在这几年的病虫害防治中,记者却屡屡看到了一些“奇事”。

  奇事一:在我国严重蝗灾区——天津市大港区,密密麻麻的小蝗虫贴着地面到处乱蹦,当地农民却悠哉游哉地看着,一点不着急。

  “以前我们都是救火队员,哪儿病虫发生了就扑到哪儿,累不说,效果还不好;现在我们早在秋天小麦下种时就已经拌过药了。”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农业局植保站副站长罗俊清说。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病虫害防治理念与对策发生重大变化,早在去年秋冬种时就提早部署小麦重大病虫的冬季防控,压低病虫越冬基数,从今年病虫发生情况来看,确实是效果明显。

  秋播拌种是农业部强调关口前移、春病秋防的一项重大政策,据统计去年秋冬种期间小麦秋播拌种率达到81.4%,比5年前翻了一倍。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陈万权告诉记者,秋播拌种能够预防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多种苗期病虫,使病害发生时间推迟15天,早早进入了冬季休眠期。“别小看这15天,按照小麦白粉病7天一个繁殖周期计算,15天就繁殖了两代,白粉病越冬菌源就会以几何倍数暴增。”陈万权说。

  对病虫害监测预警的网络也正在日益完善。5月11日,记者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截至5月10日,全国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4.76亿亩,比上周增加21.9%。条锈病在黄淮南部、西北麦区继续扩展,比上周增加27.5%。麦蚜在黄淮麦区虫量快速上升……”这是农业部每周发布的病虫测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处长刘万才告诉记者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张覆盖全国的巨大网络,仅国家级病虫测报点就有600个,每一个终端末梢都有农技人员每天在田间地头勘察,上报最新病虫信息,为这些数据的汇集提供了强大支撑。有了监测预警体系,病虫发生趋势就“尽在掌握中”了。

  基本掌握了一些重大病虫害生物规律,在监测到位的基础上,防病防虫更加精准有效。天津市大港区的农技人员解开了记者的谜团:没有起飞前的蝗蝻危害有限,此时防治既费工又费药,所以先按兵不动;等到每年6月10号左右,蝗虫进入四龄、五龄成熟期,即将起飞时,整齐划一大面积喷防一次,就可以一网打尽。除此之外,小麦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间是成虫羽化高峰期,此时防治事半功倍;一些病害发生趋势还要结合气候条件进行研判,比如赤霉病,小麦在抽穗扬花期遇到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就要立即组织喷施“保险药”。

  “关口前移”、“主动出击”发挥了奇效,尤其是今年,小麦群体密度大、主产区雨水充足、湿度大,按说正是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菌迅速繁殖的温床,发病时节极有可能大发生、大流行,但实际上今年反而感觉“轻了”。不是病虫害“心慈手软”,而是农业部门环环紧扣的预防措施起了作用,病虫害被扼杀在幼虫和菌源阶段。

  奇事二:在小麦面积并不算大的湖北省襄阳市,人工打药、机械洒药,甚至动用飞机喷药,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如临大敌、繁忙异常。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历史上危害面积曾经达到9000多万亩,但是,近几年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已经有章有法,危害程度大为降低。

  条锈病菌离开小麦植株很难存活,目前,我们已经对病菌的周年循环路线作出了详细的图解:每年6月份全国主产区小麦收获结束后,病菌随东南气流传播到西部高海拔冷凉地区,在那里还生长的小麦上度过夏天,这一地区称为越夏区。秋天小麦播种后,再随西北气流转回,在湖北襄樊等中西部地区繁殖成孢子越冬,这一地区称为冬繁区。翌年春季,菌源加速繁殖传播,进入黄淮海主产区危害小麦,这叫做流行区。

  以生态区为单元,逐渐摸索出一套各个击破的综合防治路线。

  西部高寒越夏区是每年条锈病“种子”得以保存的区域,对这一区域的思路是鼓励发展油菜、豆类等其他作物,逐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在全国推行秋播拌种的基础上,越夏区作为重点地区更是达到90%以上;小麦品种的选择要求抗病品种种植比率达到80%以上,而且,四川现在小麦品种的审定实行“一票否决”,对条锈病没有抗性的品种不能通过审定。通过这些措施降低病源“种子”数量。

  中西部低山盆地冬繁区不仅是菌源向黄淮海主产区传播的重要通道,更是病菌的“扩音器”、“放大镜”,每年,“种子”在这里萌发、繁殖,再整装集结,气势汹汹朝主产区进攻。这就不难理解小麦面积仅500多万亩的襄阳市,为什么小麦条锈病防治动用如此多人力物力大面积喷防,为什么国家级小麦条锈病春季防控现场会放在这里召开、有11个省的植保站站长前来考察了。在考察现场,来自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的植保官员笑着对当地人说:“这都是在替我们打药啊。”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区是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冬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2亿亩左右,是我国优质小麦主产区和最重要的小麦商品粮基地,历年来都是小麦条锈病的主战场。不过今年,在越夏区和冬繁区对病菌严防死守之后,流行区的防控压力反而减轻许多,主要以预防措施、应急准备为主。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6亿元资金对主产区3.2亿亩麦田“一喷三防”给予补助。当前,主产区各地正在全面落实“一喷三防”,确保小麦病虫害不扩展蔓延。

  小麦条锈病从小麦第一大病害,到如今的可防可控,体现了我国病虫害防控手段的日臻完善。正是建立在对病虫害流行路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各种防控手段纯熟运用的基础上,以生态区为单元,各个击破的精准防控路线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彰显成效。

  奇事三:小麦灌浆关键时期也是穗期病虫高发期,往年正是一家一户农民背着药桶在地里打药的时候,不过今年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的农民却没下地打药。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技术含量最高、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风险控制最难的环节。许多病虫害具有跨国界、跨区域迁飞和流行的特点,农民一家一户难以应对,常常出现“漏治一点,危害一片”的现象。因此,专业化统防统治应运而生、快速发展,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经工商注册的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达1万个以上,拥有大中型植保机械120万台套,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日作业能力超过3000万亩。

  岔河镇的农民不打药,34个植保专业服务合作社正在地里替农民打药,忙得不可开交。岔河镇兆丰植保服务合作社理事长姚志慧介绍,全镇一共11个村,今年“一喷三防”补助物资90%以上都通过服务组织来喷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正在成为我国病虫害防治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以江苏省为例,在今年小麦“一喷三防”任务紧、防治面积大的情况下,全省通过专业化服务组织落实“一喷三防”的面积将达到50%以上。

  根据农业部统计,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每亩水稻可增产50公斤以上,小麦可增产30公斤以上。不但如此,专业化统防统治实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假冒伪劣农药,杜绝禁限用高毒农药在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上使用,减少农药用量,防止农药残留超标。从去年湖南岳阳市120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区的结果表明,防治次数减少1~2次,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农产品均达到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标准;安徽省肥西县统防统治区,稻田蜘蛛等有益生物数量比农民自防田增加4倍,显著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

农民新闻网摘编张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